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菌房:大棚用散射光材质,地面修葺水泥,菇床可用木、铁、砖,设窗或卷帘。

养料:7月开始堆制,晒干粪便,切断材料,加入石膏和水,翻堆3-4天,半月发酵。

消毒:菌房消毒后,将养料铺入菌床,温度升至60℃保持3小时,再降至50℃维持1周,完成发酵消毒。

接种:养料温度降至25℃,整平菌床,厚度约15厘米,穴播接种,保持湿度,株间距10厘米,覆盖细肥土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一、菌种怎么培育

1、菌房

(1)在种植菌子的时候需要准备好菌房的建设,而如今比较常见的菌房也就是大棚搭建。菌房通常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,但总体要比较平坦,周围比较空阔,通透性好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(2)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,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,这样方便冲洗。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,可木制、可铁制、还可砖砌。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,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2、养料

(1)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、麦草、麸皮、稻草、玉米杆等,一般在7月份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。

(2)将粪便晒干、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,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,用水或尿浸透,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。通常每隔3-4天就需要翻一次堆,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3、消毒

(1)养料堆制完成之后,首先需要将菌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,然后将养料搬入菌房中,在菌床上铺好。

(2)再将菌房的门窗关闭,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60℃左右,3个小时之后,将温度调低到50℃左右,维持这个温度1周,让养料彻底的发酵。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,还能对养料进行消毒杀菌,使养料中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,这对菌子的生长有非常大好处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4、接种

(1)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25℃左右的时候,这时就可以进行菌子接种了。将养料在菌床上整平,每个菌床上养料的厚度要达到15厘米左右。然后采用的穴播的方法进行接种,每株间的间隔大概是10厘米左右。如果想要提高它的发菌速度,那么可以尽可能播密一些。

(2)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,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。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,即可等待发菌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二、如何挑选草菇菌种

1、优良的草菇菌种,以草料培养基制种过冬(10-15℃),越冬之后,提前栽培证明是优质高产者,再用组织分离法得到母种(级种),继续扩大培养,供应当年生产使用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2、草菇菌丝为透明状,银灰色,分布均匀,图丝较为稀面有红褐色的厚垣孢子为正常的菌种,草菇母种、原种、栽培种,如厚垣孢子较多,通常来说,出菇后子实体较小,反之子实体较大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3、若银灰色草菇菌丝间掺杂有洁白线状菌丝,随后出现鱼状颗粒,久之成黄棕色,则可能混有小菌核杂菌,若瓶内菌丝过浓密、洁白,也可能是混有杂菌,都应淘汰。

菌种怎么培育,对养料消毒发酵后再接种

4、如果菌瓶内菌丝逐渐消失,出现螨食斑块,说明染有螨虫,应淘汰瓶内菌丝已萎缩,出现水渍状液体,有腥臭味者不可使用。

5、草菇栽培种的菌龄以18天左右为宜,超过30天的最好不要选择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笔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笔记立场。
菌种的培育技术,每天检查接种菌块和四周是否正常
菌种的培育技术,每天检查接种菌块和四周是否正常
及时检查:各级菌种扩繁3-7天内每天检查一次,及时剔除非正常的菌丝和黄、红、黑等色斑。温度适宜:培育菌种时,注意控制好温度,一般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