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分为两大类,分别为叶类病、根类病。
叶类病:常见的有褐斑病、轮纹斑病、角斑病、疫病、茎枯病、枯萎病等。
根类病:常见的有立枯病、炭疽病、猝倒病、红腐病等。
发生范围:南方棉田以炭疽病、立枯病、猝倒病、红腐病为主,而北方棉田以立枯病、猝倒病、炭疽病、红腐病、褐斑病、枯萎病为主。
一、棉花苗期病害有哪些
1、棉苗病害种类非常多,可分为棉苗根病和叶病两大类。根病类主要包含立枯病、炭疽病、猝倒病、红腐病;叶病类主要包括褐斑病、轮纹斑病、角斑病、疫病、茎枯病、枯萎病。
2、北方棉区苗期根病以立枯病为主,多雨年份,猝倒病也十分突出,其次是炭疽病和红腐病,叶病主要是褐斑病和枯萎病。
3、南方棉区苗期根病以炭疽病和立枯病为主,其次是猝倒病和红腐。
二、棉花苗期的病害防治
1、棉苗炭疽病
(1)苗期、成株期均可以染病。苗期染病: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;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纵裂条斑,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。
(2)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粘状物(病菌分生孢子)。子叶边缘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斑,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。
2、棉苗红腐病
(1)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,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棉区受害重,辽河流域也有发生。苗期、铃期均可染病。苗期染病在幼芽出土前受害,芽变为红褐色腐烂。
(2)出土后受害棉苗根部的根尖、侧根变黄,后变黑褐色腐烂。幼茎染病导管变为暗褐色,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色条斑,后变褐腐烂,幼根、幼茎肿胀,子叶,真叶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则斑,湿度大时其上面产生粉红色霉层。
3、棉花黑根腐病
(1)苗期、成株期均可发病。苗期染病根系表皮、皮层受侵染后变褐,常延至下胚轴,根茎部肿胀,茎秆弯曲,植株矮小,茎部的病斑扩展后致表皮开裂,现长条形或梭形浅绿色病斑,后变成暗紫色至黑色,病株非常易拔出,但维管束不变色。
(2)成株染病时顶叶下垂,叶色淡,叶凋萎但不脱落,根茎基部膨大,根茎腐烂,茎秆弯曲,中柱变为褐色至黑紫色,结铃少或不结铃。有的突然失水萎焉。植株干枯死亡。
© 农笔记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湘ICP备202100260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