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高湿:温度30-38℃,环境湿度过高时,菌核萌发速度较快。
土壤不适: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土壤以及粘土地、排水不良、肥力不足的地块容易发病。
重茬影响:连年重茬种植,病菌于土壤中累积,导致花生容易发病。
管理不当:播种前未进行拌种处理,收获后未对土壤进行耕翻处理。此外,根茎部受日灼伤的苗木容易发病。
一、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诱因
1、高温高湿
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,气温30-38℃,经3天菌核即可萌发,再经8-9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。
2、土壤不适
花生种植在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土壤中易发病;同时在在粘土地、排水不良、肥力不足的地块也是如此。
3、重茬影响
连年重茬,导致病菌越积越多。
4、管理不当
播种时拌种重视地下害虫不重视种子杀菌,收获后不及时进行处理和深翻等等。另外,根茎部受日灼伤的苗木也易感病。
二、花生白绢病要怎么进行防治
1、与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。
2、春花生适当晚播,苗期青棵蹲苗,提高抗病力。
3、播种前,可用30%吡醚·咯·噻虫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:200比例拌种,即可有效避免白绢病的发生。
三、花生白绢病的症状
1、花生染病后,根、荚果及茎基部受害,初呈褐色软腐状,地上部根茎处有白色绢状菌丝,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。
2、多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,前期发病较少。在个别地区,白绢病在前期发生也非常多,甚至苗期,危害严重。
© 农笔记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湘ICP备202100260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