浇水过多、缺少光照、温度不适、养分不足等均可能导致蔷薇花不开花。
浇水过多:及时排出盆中水分,并置于阴凉通风处加快水分蒸发,必要时需剪去腐烂根系部分。
缺少光照:及时将蔷薇盆栽转移至光照充足处养护,如果是室内养护需适当人工补光。
温度不适:生长适温20-32℃,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。
养分不足:花期前后适当增施磷钾肥,切忌施加过多氮肥。
一、蔷薇花为什么不开
1、 浇水过多
蔷薇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浇水过多,盆土中有积水导致根系腐烂,影响植株生长,难以开花。此时要将盆中的水分及时排出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使水分快速蒸发,如果情况比较严重,要将腐烂的根系剪掉,重新换土栽培。
2、 缺少光照
蔷薇花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,长期处在阴暗的环境中会导致难以开花或者花色暗淡,此时要将其转移到光照充足的环境中,蔷薇花的耐光照能力比较强,无需特别遮阴,如果是在室内养护,要适当进行人工补光。
3、 温度不适
蔷薇花开花需要适当的温度,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,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花芽没有办法分化,温度过低会导致植物长势不好。蔷薇花的最适生长温度在二十到三十二摄氏度,调节温度还可以调控花期,因此要将其养护在气候温和的条件里。
4、 养分不足
蔷薇花要种植在养分充足的环境中,如果生活在比较贫瘠的土壤或者土壤偏碱性,都会影响蔷薇花开花。花期前后都要适当增加肥料,尤其是要增加磷钾肥的含量,花期不可施用过多的氮肥,否则会导致枝叶徒长,影响生殖生长。
二、蔷薇花的种植条件
1、 盆土选择
蔷薇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,喜欢肥沃深厚,疏松且排水性比较好的土壤,可以用园土混合腐叶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,种植前要使用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,保持盆土湿润,可以促进开花,土壤过于贫瘠会影响生长。
2、 光温条件
蔷薇花喜欢温暖且光照充足的环境,最适生长温度是20-30℃,夏季温度过高时要注意适当遮荫降温,耐寒性比较好,大部分地区能够自然越冬,每天要保持八小时以上的光照,才可以使其枝繁叶茂,有助于开花。
3、 水肥管理
蔷薇花的生长过程中要多浇水,从新芽萌发到开花前,每天都要浇水,但在开花后可以适量控水,保持土壤湿润即可,防止积水烂根。蔷薇花喜欢肥料充足的土壤,三月份左右可以施液态氮肥,四五月份进入花期可以多补充磷钾肥。
© 农笔记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湘ICP备202100260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