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锌:光照过强、吸收磷过多、土壤ph过高。
缺硼:土壤干燥、有机肥施加过少、土壤ph过高、钾肥施加过多。
缺铁:土壤ph过高、磷肥施用过多、铜锰含量过高、土壤过干或过湿、温度过低。
缺钼:土壤ph过低。
一、大棚菜豆为什么缺乏微量元素
1、缺锌
(1)症状
从中位叶开始褪色,与健康叶比较,叶脉清晰可见;随着叶脉间逐渐褪色,叶缘从黄化到变成褐色;节间变短,茎顶簇生小叶,株形丛状,叶片向外侧稍微卷曲,不开花结荚。
(2)发生条件
光照过强易发生缺锌;若吸收磷过多,植株即使吸收了锌,也表现缺锌症状;土壤pH高,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锌,但其不溶解,也不可被作物所吸收利用。
(3)诊断要点
缺锌症与缺钾症类似,叶片黄化。缺钾是叶缘先呈黄化,渐渐向内发展;而缺锌,全叶黄化,渐渐向叶缘发展。二者的区别是黄化的先后顺序不同;缺锌症状严重时,生长点附近节间短缩。
(4)防治对策
不要过量施用磷肥;缺锌时可以施用硫酸锌,每亩用1-1.5公斤;应急对策:用硫酸锌0.1-0.2%水溶液喷洒叶面。
2、缺硼
(1)症状
株生长点萎缩变褐干枯。新形成的叶芽和叶柄色浅、发硬、易折;上位叶向外侧卷曲,叶缘部分变褐色;当仔细观察上位叶叶脉时,有萎缩现象;荚果表皮出现木质化。
(2)发生条件
土壤干燥影响对硼的吸收,易发生缺硼;土壤有机肥施用量少,在土壤pH高的田块也易发生缺硼;施用过多的钾肥,影响了对硼的吸收,易发生缺硼。
(3)诊断要点
从发生症状的叶片的部位来确定,缺硼时症状多发生在上位叶;叶脉间不出现黄化;植株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、枯死,其症状与缺钙相类似。但缺钙叶脉间黄化,而缺硼叶脉间不黄化。
(4)防治对策
土壤缺硼,预先施用硼肥;要适时浇水,避免土壤干燥;多施腐熟的有机肥,提高土壤肥力;应急对策:用0.12-0.25%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喷洒叶面。
3、缺铁
(1)症状
幼叶叶脉间褪绿,呈黄白色,严重时全叶变黄白色干枯,但不表现坏死斑,也不出现死亡。
(2)发生条件
碱性土壤、磷肥施用过量或铜、锰在土壤中过量易缺铁;土壤过干、过湿、温度低,影响根的活力,易发生缺铁。
(3)诊断要点
①缺铁的症状是出现黄化,叶缘正常,不停止生长发育;检测土壤pH,出现症状的植株根际土壤呈碱性,有可能是缺铁,
②在干燥或多湿等条件下,根的功能下降,吸收铁的能力下降,会出现缺铁症状;植株叶片是出现斑点状黄化,还是全叶黄化,如是全叶黄化则缺铁。
(4)防治对策
尽可能少用碱性肥料,避免土壤呈碱性,土壤pH应在6-6.5左右;注意土壤水分管理,防止土壤过干、过湿;应急对策:用硫酸亚铁0.1-0.5%水溶液或柠檬酸铁100ppm水溶液喷洒叶面。
4、缺钼
(1)症状
植株生长势差,幼叶褪绿,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呈黄色斑状,叶缘向内部卷曲,叶尖萎缩,常造成植株开花不结荚。
(2)发生条件
酸性土壤易缺钼。
(3)诊断要点
从发生症状的叶片的部位来确定,缺钼是症状多发生在上位叶;检测土壤pH,出现症状的植株根际土壤呈酸性,有可能是缺钼;是否出现“花而不实”现象。
(4)防治对策
每亩喷施0.05-0.1%的钼酸铵水溶液50公斤,分别在苗期与开花期各喷1-2次。
二、菜豆保花保荚技巧
1、掌控好温度
菜豆对温度特别敏感,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落花落荚,通常来说菜豆结荚的适温度为19-25℃,高于25℃或低于19℃都能引起花芽不可正常分化,造成落花落荚。
2、确保光照充足
(1)菜豆植株底部落花落荚为严重,主要因为种植过密、枝叶过多,底部光照较弱造成的。
(2)因此,在植株生长要及时疏枝摘叶,改善植株之间通风透光性;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,促进花芽分化;采用无滴性能好的薄膜,勤擦薄膜,提高薄膜透光性;晴天时要早揭晚盖草帘,延长见光时间。
3、协调好营养
(1)营养不足常常会直接导致落花落荚。在施肥上要以有机肥为主,氮、磷、钾搭配施用(可冲施全水溶性肥料乐吧20:20:20),并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。
(2)还要调节好浇水量,达到控制旺长,集中养分供应花荚生长,可减少落花落荚,同时在开花结荚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,提高循环坐果率,促进果实发育,使菜豆连连丰产。
4、调节好棚内的湿度
通常来说,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,花粉粒都不可正常授粉,造成落花落荚。如果空气湿度过小的话,菜豆同样不容易坐住荚,如果棚内过于干旱,应遛1次小水。
© 农笔记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湘ICP备202100260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