吡蚜酮的优缺点,低毒高效但速效性差

优点:可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,不会和其它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弱,对鸟类等动物比较安全,不会影响害虫的天敌。低浓度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效,可防治各种蚜虫。残效期超过30天,不易下渗至土壤深层,可快速降解。

缺点:对水稻飞虱的防效不佳,速效性差,要与速效性较强的杀虫剂一起使用。

吡蚜酮的优缺点,低毒高效但速效性差

一、吡蚜酮的优缺点

1、优点

(1)作用方法独特:吡蚜酮是新型内吸性杀虫剂的代表,对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有优良效果,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。

(2)低毒:吡蚜酮低毒,对天敌影响小,仅作用于刺吸口器害虫。该化合物对皮肤和眼睛均无刺激,且无致突变性。对哺乳动物毒性非常低,对于鸟类、鱼类、蜜蜂等也有很好的安全性。

(3)高效:根据作物以及害虫的不同,通常情况下药物稀释倍数在3333-10000倍之间。而吡蚜酮用药量低于其他品种,使用稀释药物10000倍的药液就有优良的防治效果。

吡蚜酮的优缺点,低毒高效但速效性差

(4)高选择性:唑蚜威和抗蚜威是选择性较好的杀虫剂,但前者毒性较大,后者对棉蚜几乎无效。而吡蚜酮明显优于以上两种品种。据试验表明,吡蚜酮对各种蚜虫都有优良的防效。

(5)残效时间长:据试验表明,吡蚜酮的残效期长达―个月以上。

(6)与环境相容性好:吡蚜酮以及其代谢产物仅存在于土壤表面层,且非常难与土壤相容,更不易下渗到土壤深层,这样就减小了吡蚜酮污染地下水的可能,加之吡蚜酮半衰期较短,在环境中可以迅速降解,因此,其是一类对环境威胁较小的绿色杀虫剂。

吡蚜酮的优缺点,低毒高效但速效性差

2、缺点

(1)抗性风险:因为常年累月的使用,水稻飞虱对吡蚜酮已经产生了较高的抗性,其开发基于与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复配。

(2)速效性差: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,造成其速效性较差,杀虫谱仅限于刺吸口器害虫。使用中需要和速效性较强的杀虫剂品种复配。

吡蚜酮的优缺点,低毒高效但速效性差

二、吡蚜酮的作用机理

1、利用电穿透图(EPG)技术进行研究表明,无论是点滴、饲喂或注射试验,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,立刻停止取食,并最终饥饿致死,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。

2、因此,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。尽管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,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"停食"不是由于"拒食作用"所引起。

吡蚜酮的优缺点,低毒高效但速效性差

3、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,昆虫"饥蛾"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,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。

4、试验表明,药剂处理3小时内,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%左右,处理后48小时,死亡率可接近100%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笔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笔记立场。
吡蚜酮的作用,可有效防治桃蚜、七星瓢虫等害虫
吡蚜酮的作用,可有效防治桃蚜、七星瓢虫等害虫
选择性强:吡蚜酮对一些益虫或害虫的天敌无效,比如七星瓢虫、普通草蛉等。优良的内吸活性:吡蚜酮的内吸活性,比抗蚜威超出2-3倍,比氯...